(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片子的开头看到弹幕说这是今年最好的电影,我还心想你把《流浪地球2》放在哪里,但是当我看完全片,发现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震撼。球2对人的冲击是正面而强大的,像那道海浪直挺挺地向你扑来,而《宇宙探索编辑部》,则是在你精神的深处,打了个响指。
在前半段,我会幻视到《地球最后的夜晚》和《大象席地而坐》。在影片地推进上,本片和地球最后的夜晚感觉很像,是一种不知真假、脱离现实,却又带着梦呓一般的飘离和梦境一样的文艺的色彩。而在故事的内核上,则传达出了和大象席地而坐相似的思想。
《大象席地而坐》中,老头说过一句话:“你能去任何地方,可以去,到了就发现,没什么不一样,但你都过了大半生了。所以之前,得骗个谁,一定是不一样的。”宇探何尝不是呢?老唐可以去任何地方,只要他愿意,他死在那山里都行。他穷尽一生追寻一个答案,但是,答案的问题,其实早就在他的身体里了。
说个私人且矫情的东西,《大象》和《宇宙》两部片子的情绪分别跟我高中毕业和大学毕业时特别相似。大学之前,我面临高考失败和大学未知的选择,非常迷茫,在复读的一年里变得像疯了一样,敏感、易怒,跟我所有的朋友吵了架,不和人沟通,每天都被莫名的愤怒和仇恨淹没,对人生的意义充满了思考,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处。而大学毕业那年,类似的情绪又回来了,我坐在实习单位的破旧小二层楼里的一间办公室,薄薄的墙壁和坏了的空调每天都在把我的生命力导流到那个冬季,我感觉自己的人生一眼就看到头了,当时我实在不懂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不过幸运的是,我当时自圆其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和《宇宙探索编辑部》相似的,我认为人的意义就是人的本身。乍一听好像很偷懒,什么都没说,但是你要知道,问出“人生意义”这个问题的,本来就是人自己。寻找意义的是人自己,定义什么是意义的也是人自己,甚至连意义这两个字的意义都是人自己发明的。所以人生的意义必须由问出这个问题的自己来书写。
在这个基础上,我觉得《宇宙》这部片子是不是科幻片完全不重要,科幻只是他的一个载体,只是便于他思想的表达。相比于纠结片中的事情到底是不是幻觉,我倒觉得片中的各个人物,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人,他们是一个人身上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果以唐志军为骨架,他们就分别是唐志军自己的灵魂(唐志军)、唐志军对女儿的回忆(晓晓)、唐志军青春时的激情和鲁莽(那日苏)、唐志军对现实的屈服(秦彩蓉),而孙一通则是老唐找寻的方向或方式,是一种不同于数学的精准的,说不清也道不明的东西。
就像每一个犯过文艺病的中二少年那样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