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被暴雨冲毁而暂停开学的学校,北京市房山区夏村中学教师蔡雅莉的眼中满是不舍。8月底,该校的87名学生以及包括蔡雅莉在内的17名教师将并入房山区石楼中学。通过合并办学、借址办学等一系列措施,9月1日,北京受灾区的中小学将全部如期开学。
北京市房山区教委主任郭冬红介绍,此次因特大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中,北京市房山区教育系统170址(校址)学校不同程度受损,其中,32址学校遭洪水大面积浸泡受损严重。3所受损严重无法原址开学的学校,将采取“一校一策”,通过合并和借址分流,确保所有学生如期走进校园。
【资料图】
同是此次因雨受灾较重的门头沟区, 8月25日,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研修学院将所负责的教材和学具发放给当地的小学,8月28日发放给初高中学校。据悉,门头沟辖区内的61所中小学、幼儿园均能确保9月1日如期开学。其中两所小学、3所幼儿园将借址开学。
北京市房山区石楼中学校长郭洪生手机里仍然保存着洪水来时的视频。从洪水开始蔓延至夏村中学,到冲出一米五高,就在短短几分钟内。他比画着,水位最高时,几乎到他的头部。
夏村中学是一片平房,蔡雅莉说,这里已是附近地势较高处的避险地,然而大堤决口处离学校仅500米左右。山洪来时,郭洪生带着46名群众爬到平房上的房顶,后来坐上救生艇才得以脱险。直到几天前,校内仍然能闻见洪水退去后的污泥臭味。
蔡雅莉说,学校里所有的教学设备已无法使用,书和电脑被冲毁,一些资料也随洪水消失,需要重新整理。
这次合并办学的政策,郭洪生要到学生家里一一走访,为学生和家长讲解答惑。
开学前,郭洪生前往原夏村中学初二学生索鑫雨的家中时,道路依旧泥泞,洪水在村庄房屋外墙上留下了一条明显的黑线,这条齐腰的线代表洪水曾冲刷的高度。
郭洪生告诉索鑫雨的奶奶,夏村中学修复周期较长,费用较高,目前不具备开学条件。石楼中学在硬件、师资等方面都比夏村中学要好,吃住行都请放心,学校会尽最大努力为孩子做好各种保障。
“至少我能按时开学了。”今年准备上初三的索鑫雨得知这一消息时有些激动,暴雨冲毁学校后,她也忐忑,自己能否按时上学。
郭洪生补充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从夏村中学转入石楼中学的初二初三学生仍和原先的同班同学安排在一个班,保持不变,只有新入的初一学生混编。
石楼中学此次受损程度轻,修复较快,与夏村中学距离并不远,容纳百余名师生不成问题。石楼中学原本一层教职工宿舍也正改造为新的学生宿舍,但郭洪生说,宿舍改造需要一段时间,9月1日还不能保证学生正常住宿,在这段过渡期,协调了定制公交,每天都去村子里接孩子。
在原夏村中学初一学生丁成祥的家中,玻璃窗门里渗进水痕和水雾,敞着门的空冰箱仍晾在客厅,丁成祥的部分作业也被洪水冲毁了。
13岁的丁成祥要去石楼中学读初二,他的母亲孟凡荣一股脑儿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孩子正处在叛逆、爱玩的阶段,换一个环境可能融入得不理想;她也担心成绩,住宿可能让家长无法及时关注到孩子的学习状态。
“两校合并后,家长方方面面的疑虑,我们已经提前考虑到了。”郭洪生表示,比如手机,上学期间,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园,如果住宿的孩子带了,学校会保存一周,再还给他。为了保障学习时间,学校设置晚自习,在晚自习时间内就能完成当天的作业。此外,由于原来的夏村老师人少,结构性缺编,教研比较困难。到石楼中学后,教师数量变多,可以集体研究教材、集体备课,有利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孟凡荣继续问道,接送学生的车上是否有老师或是管理员,如果孩子们出现小摩擦,是否可以及时劝解。
郭洪生介绍,房山区委区政府已协调各部门保障孩子在乘车过程当中的安全。学生上车前有村里边的村管员,上车后有公交集团的乘务员,下车后有学校,3段各负其责。
一番话使孟凡荣终于放下了心里的石头。
“合并办学不给老百姓增加负担,这是房山区教委的初衷。”郭洪生告诉记者,借着合并契机,同时改善民生问题。孩子住宿通常只需乘周一早上和周五晚上的公交,但增设的公交线路周一到周五全开,方便了沿道老百姓的出行。
“通过这次合并,对于提高整个区域的教育质量,有很大的作用。”郭洪生表示,实际上,即便没有这次暴雨,当地党委政府也希望两所学校合并,二者同在石楼镇,且前期也是一套班子在管两所学校,两校师生此前有一些交流活动,合并有一定的基础。
在门头沟区,京师实验中学已在用整洁的教室、写满欢迎语的黑板欢迎即将开启新学期的黑山小学600多名师生。
受暴雨洪涝影响,黑山小学大部分教室已不能正常使用。全校师生将借址到受洪水影响较小、距离学校较近的京师实验中学上课学习。京师实验中学将一栋4层办公楼腾出,在10天时间里,破拆、打通、改造了16间教室,供黑山小学16个班、600多名师生使用。
“真的是踏实了,黑山小学这个大家庭没有被拆散,完整地搬过来了,还是挺高兴的。”北京市门头沟区黑山小学校长任全霞说。
夏村中学里,一些老职工自从受灾之后,第一时间赶到学校清淤,收拾物品,至今没有停下休息。据介绍,夏村中学未来将变成幼儿园,逐步扩大规模,吸收更多周边的孩子来上学。
蔡雅莉感到深深的不舍。对她而言,夏村中学不仅是她任教多年的学校,也是她的母校,她的父亲也曾是这里的教师,用她的话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站在操场边,她能细数学校几十年来的变化,说起哪里改了位置,哪里变了样子时,忍不住哽咽,泪水在眼眶打转。
“人类不能左右这种天灾,既然已经发生了,就去拯救家园,积极重建,勇敢面对暴雨带来的灾难。”蔡雅莉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