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社会安宁。近年来,三明市建宁县人民检察院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共治中心,聚焦检察职能,加强与法院、司法局等部门的协同协作,着力构建为民解纷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格局,深化诉源治理、涉法涉诉矛盾实质性化解,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基层社会治理和建宁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依托中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延伸职能助力社会治理
“最近河里的水变黑了很多,这可是破坏了生态。”今年2月,在建宁县公共法律服务共治中心,一名群众来到检察官工作站反映。
↑检察官开展河道垃圾走访调查
收到群众强烈反映后,建宁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深入全县各乡镇开展问题排查,发现牛蛙养殖场所仅通过简单搭盖就开始密集养殖,且均未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养殖的废水直排入河,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针对上述问题,检察院立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整改,促成整治关停30余家牛蛙养殖场,清理牛蛙200余吨,退回耕地20余亩。
↑检察官开展牛蛙养殖调查
建宁县人民检察院设立的“法律监督、与民同行”检察官工作站,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共治中心,选派一名检察官在中心办公,建成与群众、企业联络的绿色通道,收集涉法涉诉、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或线索,涉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或事件等相关线索以及涉及行政争议案件相关线索。经分析研判后,根据信息线索的不同性质和情况分别办理,实现“四大检察”职能延伸到社会综合治理的“末梢神经”,实现由单一治理向公众参与的转变。
自中心成立以来,共收集拖欠农民工工资、破坏生态环境、农村饮用水安全等问题线索一百余个。
法律监督——
用心用情守护民生民利
“谢谢检察官,如果没有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要回这些工资了。”在建宁县人民检察院大厅,一位农民工紧紧抓着检察官的手感激地说。
今年年初,共有83名农民工与残疾人前来反映企业欠薪和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问题。为防小苗头的问题愈演愈烈、农民工的情绪彻底激化,建宁县人民检察院充分运用行政检察、民事支持起诉、支持仲裁等职能,立即四处奔波、开展调查核实,帮助农民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收集证据、提供法律帮助。共支持75名农民工提起诉讼或仲裁,帮助讨回工资120余万元、工伤保险待遇16万余元。
↑检察官开展案件公开听证
根据中心收集到的问题线索,建宁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法律监督职能,结合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全面履行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职能,坚持以案结事了政和为目标,摆事实、讲理据、谈法律、说人情,同时协同、配合有关执法司法机关共同研究解决,解开当事人的法结、情结、心结,真正消弭积怨、化解矛盾、促进源头治理,以真正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普法先锋——
让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虽然骗子的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但是只要我们牢记‘六个一律’,坚持不轻信、不汇款、不透露、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就可以保住我们的‘钱袋子’。”5月初,在建宁县均口镇,“普法先锋”正为镇上的群众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识。
建宁县人民检察院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共治中心,既当“情报的收集员”,又当“普法的先锋”,常态化开展普法工作。除印制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宣传册放置于中心,并将检察机关开展工作的情况制作展板上墙,宣传检察职能之外,同时,立足检察职能,把普法工作融入司法办案全过程,法律监督全环节。
共治中心成立以来,建宁县人民检察院联合法院、司法局等部门共同开展法治宣传,以《民法典》、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野生动物保护等为重点走进乡镇、村(居)开展法治宣传。开展《民法典》宣传进企业活动,通过阐释民法典的新规定、新精神,增强员工依法维权意识,促进企业依法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创作《民法典》普法微文7篇,并推送至微信群、朋友圈,提高群众对民法典的知晓率。
来源:三明市建宁县人民检察院 福建法治报
责编:黄慧儿
审核:方琮 高奇
■宁德蕉城:创新“林长+警长”智慧森林网格化警务机制
■南平光泽:信访找代理 最多跑一次
原标题:《【市域社会治理】三明建宁:法律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