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道路上,普通人轻而易举就能跨过的障碍,对老人或残障人士来说,可能就是一道“天堑”。哪怕只有一两厘米高的小坎儿,也足以挡住轮椅前行的道路。这样的障碍可能来自于地铁口的台阶,也可能是坑坑洼洼的人行道。
【资料图】
万泉河绿道入口,轮椅难以通过门口的护栏。
中关村北大街,推着轮椅走上人行道很费劲。
■ 未来设计师体验出行难
几天前,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研究生带着轮椅、婴儿车、盲杖、拐杖等辅具,在老师的带领下从万泉河绿道一路走到成府路,体验现有城市道路对乘坐轮椅的人来说是否“友好”。
在万泉河桥头处,绿道和人行道之间一个只有两厘米高的小坎儿,首先给了同学们一个下马威——他们足足用了两分钟,才把轮椅从人行道推上了绿道。
紧接着,绿道入口处为防止非机动车驶入设立了栏杆,栏杆中间留出了一个“S”形的通道。因为通道宽度不够,轮椅每到拐弯处就会被卡住,坐在轮椅上的人不得不使劲把双腿向后收起,才能让轮椅勉强通过。耗时近4分钟,两辆轮椅才通过了这处不到3米长的入口。
在绿道上走了没多远,前方出现了一座一米高的小桥,推着轮椅很难过去。幸好拱桥旁边的草地上,还间或铺着几块石板。然而当同学们试图推着轮椅从草地上通过时,才发现石板与草坪间存在约2厘米的落差,轮椅每次都会卡在两块石板间的草地中。必须有人走到轮椅前方,将轮椅的转向轮抬到石板上才能继续前行。短短500米的路,同学们用了近30分钟才通过。
“这次我们用轮椅做辅助,体验到了平时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不管是推轮椅的人,还是坐轮椅的人,遇到这样的路肯定寸步难行。”学生小陈深有感触地说。
“从设计的角度来说,这些障碍完全是可以避免的。经历了这堂课,我们在未来的设计工作中将会更多地注重细节,不仅注重健康人的需求,也要做出对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友好的设计。”学生小姜说。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李迪华副教授说:“很多人对这种设计的瑕疵和风险没有感觉,即便是跌倒受伤,也常常怪自己‘不小心’。但设计师不能有这种想法,他们必须知道危险在哪里,必须能够做出‘只有使用者想不到的,没有设计师想不到的设计’。”
■ 小沟小坎挡住出行路
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学生莫狄说,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普通人注意不到的细节,却可能给老人或残障人士的出行带来不便。比如在学校门口的地铁站外,有一处无障碍坡道,长约3米、最高处约1.5米,坡度约为26°。可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轮椅坡道的高长比不应大于1比12,对应的坡度约为5°,也就是说当坡道高差为1米时,坡道的长度不应短于12米。而这处坡道的高长比已经接近1比2,轮椅根本无法通行,就是勉强推上去了也非常危险。
记者随后通过走访发现,一些人行道和公园内的道路,阻碍老人和残障人士出行的小问题比比皆是。即便是一些已有的无障碍设计,也因为细节不合理导致这些设施形同虚设。
记者从海淀西街前往苏州街,短短600米的道路却并非一路坦途。在天创科技大厦东侧停车场的入口旁,有一排人行道的地砖已经缺失,约3米长的路段露出了底下的砂石。即便是在地砖完整的路段,不少地砖也已经翘起,与人行道形成了少则1厘米、多则3厘米的落差。
从地铁16号线玉渊潭东门站的东南口出来,有处小公园。公园出入口也设有栏杆,将通道设计为S形。栏杆间隔约50厘米,而轮椅通常宽65厘米。坐轮椅的人想进入公园,通常要将轮椅折叠后搬进去,原本坐轮椅的人只能双手扶着栏杆慢慢挪进去。
半个多月前,就在这处公园里,因为前后两段路的接缝处有5厘米的落差,一位市民走到这里时被绊倒,把脚踝扭伤了。“这种设计让身体健全的人都有受伤的风险,那腿脚不便的老人和残障人士该怎么办?”受伤者说,在他拨打了投诉电话后,如今这道接缝处已做了相应处理。
就职于中国城市生态研究院的孙小璐说,现在有的地方人行道狭窄拥挤还不平,推着轮椅寸步难行;一些公园门口设计的“工”字形护栏,常常需要两三人合力才能将轮椅或婴儿车抬进去;还有的过街天桥是有无障碍坡道,但坡度设计得太大,推着轮椅的人如果不是身强力壮,是很难把轮椅推上去的,这样的无障碍设计其实有名无实。
■ 在设计中换位思考
上过这堂体验课后,很多同学都感到受益匪浅,他们开始用另一种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很多人走上工作岗位后,更是因此特别注重设计中的细节。
“这堂课在我们毕业十年后互相聊天时,还会偶尔提起。它对我们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让我们从设计者的视角,转化为使用者的视角,告诉我们作为设计者要对使用者产生共情。”北京盖娅朴门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高健说,正是通过这样的体验,让他在后来的工作中注意到了更多的细节。“我们曾经为一家康复中心设计疗愈花园,残障人士可以直接乘坐轮椅从居住空间到花园赏花、操作园艺。花园里的座椅是倾斜的,前面高后面矮,这样就可以防止坐在上面的人出溜下去。”
“我们也经手了很多校园和花园的设计,每次设计我们都会充分考虑到无障碍设计,让儿童、老人、残障人士都可以很方便和顺畅地使用场地。”高健说,比如通过性空间的护栏该设置成多宽,路面铺装是否平整,该选用什么样的材质,坡度设计成多大可以保证轮椅自由通行等。“设计者在设计各类空间时,要尽可能设计出普适性的空间,既要让普通人在空间内感到舒适,也要做好无障碍设计,让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可以在空间内自由享受。”
“通过这门课,我对环境变得更加敏感了,能够‘看见’许多过去‘看不见’的东西。城市无障碍环境虽然一直被提及,但自己亲身体验过后,才感受到城市中有那么多的细节不曾被重视。”孙小璐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工作时,会把设计对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是否友好,当作一把标尺。“我之前为一座县城的环境做设计时,街道设计会尽可能做成平层街道;人行道的通行宽度至少要保持在2米至4米,以便让轮椅顺利通过;有高差的场地会尽可能处理成缓坡。”
“受到这门课影响的不止我一个人。”在一家城乡建设研究院任职的汪默英说,“这门课让我意识到,‘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光靠想象很难了解所谓的‘正常出行’对于特定群体究竟有多难。在每一次设计中,我都会代入老年人、残障人士的视角,去思考如何设计,才能更好地让人到达和使用公共空间。”
来源: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黄品超 受访者供图
流程编辑:u06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