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玻璃房”

胜利日报   2023-08-08 11:12:58

1981年,18岁的王延光带着对城市的向往,从农村老家考学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区。

因为刚刚建校不久,学校的条件和周围的环境不太好,一到下雨天道路就泥泞不堪。从天南海北聚集而来的同学们戏称:“这不是石油学院,而是泥浆学院。”


【资料图】

因为年纪小,老师们对待王延光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更让王延光感动的是他们为了培养祖国建设所急需的人才,舍弃北京的好环境,以半百之身扎根到这盐碱荒滩上的敬业精神。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在这里找到了精神的给养和家的归属。

度过了两年艰苦却又充实的求学生涯,毕业时的王延光却依旧没有就业方向。采访中他提到,很羡慕现在的年轻人,在学校就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而他是到了胜利油田工作后,才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

对于外面的世界,他只有一个朴素的念头,能够拿到城市户口吃上“公粮”。这一时代的特色产物,无形当中却使王延光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

那时,转折点同样出现在胜利油田。刚毕业的王延光一入职,就碰到了三维地震技术的开展。

他清楚地记得,当拿到第一块三维地震资料时,新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这个只在课堂上听过的技术,一经使用,大批油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那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科技进步的力量。

然而,有一件事情却深深刺痛了年轻的王延光。

1986年,23岁的王延光被选派到美国交流学习,经历了烦琐的流程,飞机在北京机场起飞,目的地是美国的达拉斯市。

当飞机即将降落时,透过机舱窗口往下看去,王延光被地面灯火辉煌的城市和满街疾驰的汽车所震撼。当时的景象深深刻在他的脑海中,即便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想起,依旧历历在目。

“想想刚刚起飞时漆黑的北京机场,心里很不是滋味。”

时代造就的国际差距体现在方方面面,但于个人而言,除了感官上的冲击,更深的痛来自自己所从事的行业。

彼时,国内大多数石油企业均使用进口地震处理软件,但重金购入的国外地震资料处理软件却被锁在一个“玻璃房子”里,软件操作必须由外方人员完成,中方人员不得入内。

即使到今天,当被问及相关内容,大多数勘探工作人员仍旧觉得窝火,那种被“卡脖子”的挫败感是无法用时间抹平的。

猜你喜欢

[ 最近更新 ]